英国正版365中文官网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_唯一正版官网

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索道运输设计

阅读量: 招商招标 作者:英国正版365中文官网   发布时间:2025-02-02 16:19:06

  12月27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我國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電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

  ▲海拔3450米的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彙集甘孜地區水、風、光清潔能源送往成渝負荷中心

  習指出,“要科學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做大做強一批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強管網互聯互通,提升‘西電東送’能力”。作爲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堅持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進特高壓高質量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工程總投資286.31億元。該工程作爲我國首個高海拔特高壓交流工程,是繼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後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標志性工程。工程途經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樂山市、內江市、資陽市和重慶潼南區、銅梁區等8個地市(州、區),新建1000千伏線公裏。工程在四川、重慶兩地新建甘孜、天府南、成都東、銅梁4座1000千伏變電站,變電總容量2400萬千伏安。工程投運後,我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每年最大可從川西等地向四川、重慶負荷中心輸送清潔電能350億千瓦時,相當于近1千萬戶家庭1年的生活用電量,對保障今冬明春及未來西南地區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增強川西地區電力送出能力、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海拔特高壓輸電技術創新突破、帶動上下遊産業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是公司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重大戰略,保障西南地區電力可靠供應的重要部署。“十四五”以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不斷推進,川渝兩地用電需求高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四川、重慶最大用電負荷將達到約7500萬千瓦、3100萬千瓦,分別比2020年增長48.0%和38.0%。川渝特高壓連接四川、重慶電源和負荷中心,實現了四川、重慶十余年的特高壓交流聯網構想,投運後將提升四川水電通道送出能力480萬千瓦,提升川渝斷面輸電能力最大400萬千瓦,提升重慶市電力保障水平,推動用能結構優化。同時,該工程可提高川渝電網跨省跨區互聯互濟能力,有效增強西南電網系統穩定性、運行可靠性和資源配置能力,有力提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整體電力保障能力。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是推動構建西南地區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具體實踐。四川是我國清潔能源大省,發電裝機總容量超1.4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規模超1億千瓦,風光新能源裝機規模超1700萬千瓦。預計2025年,四川新能源裝機將達到3200萬千瓦。作爲服務川西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的綠能載體,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後,我國西南電網的主網架電壓等級從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可將川西地區豐富的水、風、光等清潔電能更大規模地輸送至重慶、成都等負荷中心,滿足川西等地清潔能源的多元開發和送出需要,有效承接來自西北、西藏等地的電能,進一步推動多能互補,構建西南地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建設西南立體樞紐大電網,實現清潔能源更高質量就地消納和更大範圍優化配置。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是堅持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高海拔特高壓建設核心技術突破的創新舉措。作爲我國首個高海拔特高壓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壓建設面臨了技術“創新區”、施工“無人區”和地域“空白區”的全新挑戰。與已建同類工程相比,我國1000千伏變電站最高海拔從1300米躍升至3450米(甘孜1000千伏變電站),線米,海拔升高,空氣間隙加大,設備和杆塔尺寸增大,同時甘孜站地震烈度8度(9度設防),高海拔與高抗震難度疊加,進一步加大設備的研制難度。線毫米,超出現有特高壓工程設計規程和設備研發邊界。設計科研團隊針對高海拔、重覆冰特點,先後開展145類科研和工程驗證試驗,世界上首次攻克了空氣間隙、外絕緣、電磁環境等高海拔特高壓關鍵技術,首次研制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壓交流設備,特高壓變壓器等4類設備入選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次研發采用10分裂導線、金具和新型放線設備工藝,首次采用“八腿式”門型輸電鐵塔,爲後續高海拔和重冰區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是帶動上下遊産業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行動。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總投資286.31億元,在推動✅能源轉型發展、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同時,有力帶動了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遊産業鏈供應鏈發展。工程建設過程中,除高原特高壓建設所需的特殊裝備外,施工所用到的機械設備超過六成采購或租賃來自四川、重慶本地,所需的砂石、水泥、管材等工程建設材料全部就地采購。工程實施“務工雙選、技能雙培、成果共享”以工代赈,積極吸納當地群衆參與建設,先後提供就業崗位上萬個,在保就業、惠民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突破高原極端特殊地理環境極限,爲我國後續西南地區複雜環境電網建設樹立典範。高海拔地區極寒缺氧、溫差大、紫外線強,人員退場率高、施工降效明顯。工程建立高海拔習服體系,甘孜站首次在高海拔完成變電站最大跨距(61米)的構架吊裝。首次完成高海拔解體特高壓變壓器現場組裝,即將330余噸特高壓變壓器本體拆解成16個單元,裝入特殊運輸箱後運輸到甘孜站組裝廠房進行重新組裝。川渝特高壓線路在甘孜、雅安翻越折多山和二郎山,山勢陡峭,常年積雪,有效施工周期短,線路施工和物資運輸極其困難。工程積極有效應對新冠疫情、雅江山火、康定泥石流等不利影響,現場應急體系作用凸顯。線路工程同塔雙回路段基礎✅100%機械開挖,單回路段試點應用基于索道運輸分體式基礎開挖機械,全部采用落地式抱杆或流動起重機組塔,全面采用可視化智能一體化架線千伏及以上線次,圓滿完成公司系統最大規模的“6+4”同停(6回500千伏和4回220千伏線路)、特高壓交直流同時跨越施工和甘孜北部電網保供攻堅任務,爲後續工程同類型場景下多單位、多專業協同攻堅提供參考經驗。天府南變電站挖填土方量達280萬方、成都東變電站挖方邊坡高達64米,均創特高壓建設曆史紀錄。銅梁變電站施工人員發揚工匠精神,抓實工藝細節,全面提升施工質效,創新應用三維實景、傳感等技術,隱蔽工程驗收效率提升3倍。工程各區段因地制宜精益管理,較裏程碑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目前,公司已累計建成“22交16直”38項特高壓工程,電網大容量、遠距離輸電能力顯著提升,“西電東送”“北電南供”規模不斷擴大。公司將堅決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充分發揮“大國重器”“頂梁柱”作用,扛牢能源保供責任,持續完善電網骨幹網架,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上一篇:广东自来物推出物流穿梭机器人及索道系统新专利-索道运输设计
下一篇: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取得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