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从小业务员到行业“百强企业”掌舵人国际货代怎么做
再過幾天,于雷將赴京參加中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發展論壇,還將上台領獎。這一次,他所創立的大連忠進國際貨運有限公司榮登中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百強榜”,綜合數據位列第52位,在民營企業排名中更是跻身TOP30陣營,高居第28位。
國際貨代物流,這個外界頗感陌生的行業似乎離大衆生活很遠,其實卻很近。我們吃的進口肉、進口海鮮等背後,都有該行業從業者奔忙貢獻的身影。新的國際形勢之下,與外貿直接關聯的國際貨代物流行業承受著怎樣的壓力?該如何選擇破局路徑?爲何非常熟悉外貿的大連忠進卻“堅決不染指外貿業務”?于雷在堅守什麽?做國際貨代32年,一直垂直深耕,他爲何不多元化擴張?關于創業與守業,他有著怎樣的心得感悟?
于雷是土生土長的大連人,在大連念的大學。畢業後,品學兼優的他有幸留校做了輔導員,並兼做學校共青團相關工作。然而,悠閑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終究撫不平于雷那顆壯懷激烈的心。1992年,他毅然辭職,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我先是在✅大連一家國際貨代物流公司做業務員,快速熟悉業務,朝著心底的目標努力靠近……”于雷回憶說,1994年,他開始踏✅上創業之路,創辦了大連中儲租船有限公司,挂靠在一家央企名下,這便是大連忠進的前身。
背靠大樹好乘涼,但也永遠長不成另一棵大樹。心懷猛志的于雷果斷放棄眼前利益,于1997年底脫離央企單幹,成立了大連忠進國際貨運有限公司。“最初,我們公司只有我和大學同學兩人,外加一名司機。沒有客戶和業務,我們就天天打電話和‘掃樓’,進行陌生拜✅訪。我曾挨層爬寫字樓陌生拜訪,一天之內拜訪了20多家公司,晚上回家直接累癱在床……”于雷感慨地說,哪個創業者不是默默吞咽下別人吃不了的苦,然後又咬緊牙關,抖擻精神繼續前行?
一家一家積累客戶,一點一點樹立口碑,就這樣大連忠進一路成長壯大,現在已發展成爲中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百強企業,乃至領軍企業之一,能爲客戶提供“一站式”貨代物流解決方案,包括租船訂艙、報關報檢、外貿咨詢、內陸運輸等等。不僅如此,大連忠進還在青島,乃至孟加拉國開辦了分公司,將業務拓展到了海外。“我還主導創建了‘忠進國際貨代物流體系’,以聯盟形式將青島、廣州、福州、深圳,以及巴西、孟加拉國相關企業及資源吸納整合進來,形成合力,更好地爲外貿企業服務。”于雷表示,“大連力量”對中國外貿貢獻巨大,這其中就有上千家大連國際貨代物流企業的功勞。
近年來,國際貨代物流行業面臨巨大壓力,先是疫情嚴重影響進出口貿易,如今,國際形勢又錯綜複雜,貿易摩擦形勢嚴峻。“國際貨代物流行業就是爲外貿服務的,外貿不好做,我們的日子自然也緊起來了。”于雷坦率地說,作爲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大連忠進的業務總量仍在增長,但利潤卻明顯下降,不少業務根本不賺錢,只爲維護長期客戶。
面對困境,于雷沒有像一些民營企業老板那樣狠心裁員,他選擇的降本增效路徑體現出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爲公司未來發展蓄足後勁。“在新的經濟周期,我既要謀求企業生存,也要充分考慮員工的幸福生活。每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乃至多個家庭,不能爲了緩解公司壓力而對員工一裁了之啊!”于雷將降成本的第一刀砍向了自己,自降40%薪酬,並壓低自己及公司高層的差旅等費用。以前,于雷沒坐過地鐵,而現在,他基本上已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地鐵線路及站點摸得門兒清了。除此之外,他還要求公司進一步優化內部流程,推進業務創新,全面降低內耗,進而降低成本。
相比于“節流”,于雷更重視“開源”。近年來,大連忠進一直在延展服務半徑及深度,拓展海外物流項目,引領國際貨代物流業務打破機場和港口的局限,將服務延伸到項目現場。比如,大連忠進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參與了中國中鐵在孟加拉國承建的帕德瑪大橋相關項目,其是“一帶一路”重要交通支點工程。該公司不僅爲中國中鐵提供國際貨代方面服務,還在孟加拉國直接購買了多輛大型專業運輸車,拓展海外物流業務,承運從國內進口的鋼軌等大型構件,將它們直接運到項目施工現場。
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大連忠進對黨建工作格外重視。“我們的工作人員之所以能夠像釘子一樣釘在異國他鄉的項目現場,正是因爲公司黨建工作做得紮實有效,潛移默化之下,忠進人有了一股樂于奉獻、敢于犧牲、不畏艱辛的精神,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于雷告訴記者,目前,大連忠進員工中黨員占比已超過1/5,團隊凝聚力與戰鬥力特別強。
長期從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于雷一直堅守有所爲有所不爲。“我們這行兒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做船的不做貨,做貨代的不能碰貿易……這是因爲客戶出于信任將其進出口貿易訂單信息等統統提供給我們,如果我們直接做外貿業務,在我看來那不是‘業務拓展’,也不是彎道超車,而是辜負客戶信任,貪心失信,涉嫌不正當競爭。”于雷表示,遺憾的是,有不少國際貨代物流企業染指外貿業務,嚴重破壞規則,而大連忠進將一如既往不碰外貿業務,堅決不選擇那樣的“彎道超車”,堅守行業規✅則底線年發展,始終聚焦國際貨代物流領域,不斷做深做專,如今年營收已超過10億元,卻並未選擇多元化發展。對此,于雷有著自己的深度思考:“我認爲,民營企業的積累儲備、資源調動能力等都比較有限,因此,尤其要有定力,盡量專注主業,堅持長期主義,不要盲目邁出多元化擴張步伐。很多民營企業做著做著就把自己做成了集團公司,搭建了多板塊業務,現在看,這類集團化公司往往最容易崩塌。”
而且,在于雷看來,人生也是如此,別總是貪多,別一味圖大,把精力與才智聚焦到一點上往往更容易成功。十年磨劍者,並非枉費日月,其實走的可能是一條捷徑……(曲家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