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中文官网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_唯一正版官网

水路运输是什么意思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

阅读量: 客运场站产业 作者:英国正版365中文官网   发布时间:2025-02-04 16:35:23

  2024年11月以來,江蘇組織系列發布,介紹解讀省有關部門落實中央和省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出台的一系列針對性增量政策。1月3日,江蘇召開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江蘇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重點舉措》,並回答記者朋友們感興趣的問題。

水路运输是什么意思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图1)

  去年11月以來,我們組織系列發布,介紹解讀省有關部門落實中央和省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出台的一系列針對性增量政策。經省政府批准,今天,我們召開第四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江蘇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重點舉措》,並回答記者朋友們感興趣的問題。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劍峰先生,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崔娟女士,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張欣先生,省商務廳副廳長吳海雲女士。我是省政府辦公廳新聞協調處魏赟。首先,請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劍峰先生介紹情況。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江蘇發展改革工作,特別是對江蘇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我委牽頭會同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等部門,制定印發了《江蘇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重點舉措》(以下簡稱《重點舉措》)。根據工作安排,我在這裏就《重點舉措》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內容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産,一頭連著消費,是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2024年2月,習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了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改革舉措。近期,中辦、國辦印發了《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從健全國家物流樞紐與通道網絡、促進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20項政策措施,並明確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的工作目標。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物流大省,物流業正處于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多次作出專門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5.4%降至目前的12.9%(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但離世界先進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仍有下降空間。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我委緊扣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和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立足江蘇實體經濟強、開放水平高、物流基礎好等優勢,著眼于暢通大通道、構建大樞紐、完善大網絡,多次開展專題調研和座談,認真聽取有關部門、物流園區、企業的意見建議,逐個領域、逐個環節分析我省物流業發展特點和短板弱項,分領域、分環節測算挖掘我省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潛力。在此基礎上,提出6方面22項重點舉措,明確到2027年,江蘇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力爭降至12%左右,努力把江蘇建成物流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安全韌性強、服務環境優的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上述目標如果順利實現,對全面提升我省物流體系運行效率、增強我省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聚焦降低貨物綜合運輸成本,提升物流運輸組織效率。江蘇是水運大省,綜合交通運輸優勢明顯,水路運價是公路運價的1/7,鐵路運價是公路運價的1/5,大宗貨物“公轉水”“公轉鐵”成效顯著。2024年1-11月,全省水路、鐵路貨運量累計11.9億噸,同比增長3.8%;其中水路貨運量占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21個百分點。但從貨運結構來看,仍有優化調整空間。《重點舉措》從放大江蘇水運優勢、推廣多式聯運、推動數據開發利用等方面,提出務實管用舉措。比如,圍繞暢通物流運輸通道網絡,全面推進“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到2027年建成二級(准二級)及以上航道裏程超1100公裏,三級及以上幹線公裏。圍繞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出積極推動南京、蘇州、連雲港等重點港口打通集裝箱海鐵聯運堵點卡點。到2027年,集裝箱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10%左右。圍繞物流數據開發利用,提出依托省公共數據平台協同建立物流專題庫,支持省市共建示範應用場景,推動物流數據資源高效共享開放。

  第二,聚焦降低物流體系運行成本,增強物流樞紐輻射帶動力。江蘇物流樞紐載體建設成效顯著,截至目前,我省共創建9個國家物流樞紐、4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8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4個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數量居全國前列,有效支撐構建輻射全國、類型豐富的骨幹設施網絡。《重點舉措》聚焦樞紐園區能級提升、區域物流協同、國際物流通道暢通,提出切實可行的任務舉措。比如,在提升國家級物流樞紐能級方面,加快推動納入規劃的12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儲備並滾動實施一批支撐性物流項目;研究並推進物流樞紐經濟區建設。在加強長三角區域物流協同方面,在更大範圍內複制推廣聯動接卸、航空異地貨站等合作模式,強化口岸協同監管,降低內陸地區集貨和通關成本。在提升國際物流通道能力方面,加快推動開辟至重要地區的國際海運航線,增加面向重點國家的全貨機航線;積極推動徐州、連雲港聯合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第三,聚焦降低全鏈條供應鏈成本,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優勢。江蘇是制造業大省,物流在供應鏈管理上的關鍵作用進一步發揮,培育了一批現代化、專業化的供應鏈管理企業,物流與産業融合發展能力持續增強,但依舊缺少國際競爭力強的綜合物流企業。《重點舉措》聚焦領軍企業培育、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物流標准化水平提升,提出引領性發展舉措。比如,培育物流領軍企業,提出到2027年,新增省級重點物流企業80家;支持省內大型遠洋航運企業打造自有海運戰略船隊。加快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提出支持物流行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商貿流通業等高效銜接、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綜合性供應鏈解決方案。提升物流標准化水平,提出圍繞數字物流、綠色物流、即時配送、多式聯運等領域,力爭率先形成一批行業標准或地方標准。

  第四,聚焦降低物流協同組織成本,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江蘇是科技創新高地,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具有領先優勢,這些技術在物流領域加快應用,智能裝備研發和應用水平不斷增強,但對物流新興業態推進力度有待加強。《重點舉措》從前瞻布局新興業態,推進物流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等角度,提出先行先試的創新舉措。比如,聚焦培育低空物流經濟,提出支持南京、蘇州等地開展低空物流創新試點工作,重點在即時配送、醫藥物資配送、區域聯程接駁等領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應用場景。聚焦物流智慧化發展,提出推動智慧倉儲、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園區、智慧分撥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到2027年,全省規劃布局10家左右新質物流園區。聚焦物流綠色化發展,提出支持物流樞紐、園區等綠色化升級和更新改造,到2027年,全省規劃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園區。聚焦智能裝備推廣應用,提出鼓勵物流企業集成應用自動導引運輸車(AGV)、巷道堆垛機等智能倉儲設備。

  第五,聚焦切實降度易成本,全面優化行業營商環境。全省減稅降費工作落實取得實效,2023年,全省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共減免稅額7279.3萬元、高速公路累計年度優惠✅金額達56.5億元,年度優惠車輛達6.3億輛次。爲進一步提升行業治理能力,《重點舉措》聚焦公路治理改革、降低車(船)通行成本、推進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提出一系列改革探索舉措。比如,圍繞公路治理和改革方面,提出優化城市貨運網絡規劃設計,對不同類型貨車城市通行實施精准化、差異化監督。圍繞落實車輛通行費優惠政策方面,提出對進出連雲港港、太倉港、南京港、南通港的國際標准集裝箱運輸車輛,執行通行費五折優惠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圍繞持續降低水路通行成本方面,提出對集裝箱貨運船舶實行免收過閘費和優先過閘政策;加強“直進直靠、直離直出”綠色通道服務。圍繞推進物流領域“放管服”改革方面,提出持續深化“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聯動接卸”等監管模式創新與改革;進一步擴大離港確認等海關監管試點範圍。

  第六,聚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要素保障支撐。近年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物流領域出台的重大政策、重要舉措,積極推動政策真正落地見效,充分釋放改革惠企紅利,物流企業獲得感顯著提升。爲持續加強資金、土地、人才等保障支撐,《重點舉措》提出一系列惠企減負舉措。比如,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樞紐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強倉儲物流用地保障,重點保障規劃明確的國家物流樞紐、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以及省級園區(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指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續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鼓勵銀行機構依法合規開展重點領域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服務。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推動與國際領先的供應鏈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加強職業人才培訓的國際合作和證書互認。

  當前,我委正按照國家“1+N”的政策體系,積極推動我省系列政策文件出台與實施,形成政策合力;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政策整體效能,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直通基層、直達企業、直抵民心。同時,我們將和媒體朋友一同擴大政策知曉範圍,把政策措施宣傳好、宣傳透,多渠道、多層面、多領域開展政策解讀,發布一批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典型案例,進一步提高政策知曉率和受益率。最後,懇請各位媒體朋友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我省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多宣傳、多監督、多提寶貴意見。我的發布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謝謝蔡劍峰副主任。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記者朋友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說明供職于哪一家媒體。下面可以提問。

  《重點舉措》提出“增強物流樞紐輻射帶動力”,請問我省下一步將如何抓好落實,加快推動物流樞紐建設,更加系統地降低物流成本?

  感謝您的提問。物流樞紐是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物流設施,是物流網絡的關鍵節點、物流活動的組織中心、物流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委按照《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要求,充分發揮物流樞紐輻射區域廣、集聚效應強、服務功能優、運行效率高、物流成本低的優勢,加快推進我省物流樞紐的“點、面、網”建設。

  一是加快“點”上布局,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物流樞紐載體建設。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創建9個國家物流樞紐、4個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8個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4個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80個省級示範物流園、121個省級重點物流基地,物流樞紐建設水平全國領先。

  二是拓展“面”上廣度,持續推進物流樞紐品牌創建工作,開展省級示範物流✅園區競爭力評價工作,一批頭部物流樞紐對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主體,向規模化、網絡化、集約化發展,逐漸打響江蘇物流樞紐品牌知名度。

  三是推進“網”上聯通,依托國家物流樞紐、示範物流園區等,推進與國內物流樞紐的一體銜接,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強與國際物流樞紐的互聯互通,持續完善“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通道網絡。同時,加快推進省內物流園區線上線下互聯互通,推動成立江蘇省物流園區聯盟,開展全省物流園區上雲行動,實現106家園區統一接入全省物流園區信息服務雲平台。

  總體來看,我省通過物流樞紐的“點、面、網”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全省物流組織化水平、優化了物流資源配置、提升了物流運輸組織效率、促進了産業鏈供應鏈融合、帶動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逐步實行由“數量型降本”向“系統性降本”轉變。

  下一步,我委將從以下幾方面把物流樞紐建設工作向縱深推進,更好發揮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進一步聚焦能級提升,增強物流樞紐服務效能。加快完善樞紐配套設施和集疏運體系,進一步推進倉儲、分揀、配送等各類物流資源向樞紐集聚,提高樞紐運行效率。推動已列入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的城市嚴格按照建設方案,明確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全力推動見行見效。加快南京陸港型、商貿服務型、南通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謀劃,盡快納入國家建設名單。綜合城市發展和産業需求,積極爭取有條件的城市納入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名單。

  二是進一步聚焦價值創造,加快打造物流樞紐經濟區。發揮物流樞紐成本低、效率高的優勢,打造物流和産業集聚發展的新載體,引導物流、制造、商貿等産業集中布局。依托物流樞紐促進各類經濟要素聚集創新,實現上下遊各環節資源優化配置,形成創新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培育産業融合發展的新生態,提高實體經濟價值創造能力。探索樞紐經濟轉型發展江蘇新路徑,因地制宜打造樞紐經濟江蘇新範式。

  三是進一步聚焦質量提升,推進物流園區降本增效。研究制定全省物流園區高質量發展建設指南,重點圍繞多元功能集成、數字低碳轉型、創新平台建設、産業服務協同、用地效益提升等方面,加快推進現有物流園區整合提升發展。研究出台綠色物流園區評價標准,規劃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園區。加快推進物流樞紐、物流園區智慧化改造,加大物流數字化轉型場景推廣應用,規劃布局10家左右新質物流園區。

  四是進一步聚焦要素保障,加快推進樞紐項目建設。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要求,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地方專項債券等資金,優先支持標志性、支撐性、基礎性物流重大項目。通過加快推進樞紐項目建設,進一步補齊我省物流基礎設施短板,發揮江蘇物流通道效能,擴大優質物流服務供給,打造江蘇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服務網絡,提高我省物流整體運行效率和現代化水平。

  交通物流是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關鍵領域,請問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在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方面有哪些打算?

  感謝媒體朋友對我省交通物流的關注。交通運輸在現代物流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保障性的作用。當前交通運輸單一環節成本並不高,但是全鏈條運行成本還有下降空間,物流資源配置效率和流通循環效率也有提升潛力。因此,我們著重抓住調整運輸結構、打通堵點節點、優化發展環境等關鍵點來下功夫。努力推動交通物流從單一環節降本向系統性降本、結構性降本轉變,從單一降低運輸成本向産業鏈綜合降本轉變。

  下一步,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部署安排,進一步細化實化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重點舉措,制定重點項目清單和重點任務清單,並且加快推進實施。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公、鐵、水、空多向發力,加快完善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強化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對産業布局的支撐作用。深入實施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推進蘇州-無錫-南通、連雲港-徐州-淮安等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項目建設;推進全省多式聯運綜合貨運樞紐一體化、集約化、網絡化、數智化發展,到2027年實現多式聯運型樞紐13個設區市全覆蓋。不斷提升交通物流通道網絡的承載能力,重點打造沿新亞歐大陸橋、沿江、沿海、沿運河四大鐵水聯運通道,打造沿京滬等幹線鐵路公鐵聯運通道。

  二是加快推進規則標准“軟聯通”。深入落實省政府和國鐵集團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圍繞創新信息共享、環境優化等領域,合力打造江蘇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快培育並且穩定運行一批多式聯運、內河集裝箱運輸、中歐(亞)班列的精品線路(航線);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准,加快推進南京港、連雲港港“一票制、一單制、一箱制”交通強國試點;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提升其跨方式整合、跨區域聯通和全過程管控能力。著力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持續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水路和鐵路貨運量占綜合貨運量比重保持在40%以上。大力發展水路貨物運輸,在全國率先開展網絡平台水路貨物運輸試點。

  三是加快優化交通物流營商環境。持續完善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1000”工作機制,在我省現在申報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3項證件都能夠實現一次辦和材料零提交、數據零填報、辦理零等待,最大限度方便群衆辦理開辦運輸企業等業務;實施普通貨物運輸“輕微不罰”“首違免罰”,對普通貨物運輸的一些違法行爲,經過交通執法機構初步認定符合不予行政處罰情形的,主要對經營主體進行教育引導,經營者在60天內守法經營不再違法的,執法機構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優化內河水路運輸政務服務,推出初次申請內河普通船員考試、發證等事項一站式辦理等便民舉措;不斷提升12328交通服務熱線辦理質效,優化工作流程,爲廣大從業人員提供高效便捷的訴求反映渠道;持續開展交通物流“企業有所需 交通有所爲”調研走訪活動,深入我省龍頭制造企業、商貿企業和運輸企業,精准對接企業交通物流需求,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幫助企業切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營質效。謝謝!

  在加快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商貿流通降本增效方面,請問我省有哪些舉措和成效?

  謝謝記者朋友對我省現代商貿流通工作的關心。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産業,是國內大循環基礎骨架,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有力依托,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全省商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促流通擴消費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我省市場規模大、商貿流通基礎好優勢,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爲主線,努力建設具有江蘇特色的網絡健全、主體多元、開放創新、綠色高效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取得了明顯成效。去年1到11月份,全省消費市場強勁恢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5萬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好于全國也好于周邊;全省進出口規模5.09萬億元,同比增長6.9%,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二。

  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這一重點任務。結合《重點舉措》,省商務廳將從四個方面推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完善城鄉商貿流通網絡。推動城市商業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建設“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提升城市商業集聚輻射能力。深化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改造鄉鎮集市、農村便民商店,補上冷鏈物流短板。以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爲契機,全面推進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二是著力培育主體,推動商貿流通創新轉型。推動全省100家重點零售企業發展品牌連鎖、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加快零售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商品供給水平。培育壯大新型消費,支持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

  三是創新管理模式,提高商貿流通發展質效。增強法規、標准、科技支撐,加快商貿流通標准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開展第二批國家級服務業標准化試點(商貿流通專項)建設,發展智慧物流,推廣應用標准托盤、周轉筐等物流載具,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是強化內外融合,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繼續擔負好全國首批內外貿一體化試點省份的改革重任,加快內外貿市場對接。支持全省355家試點企業開展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創新探索。支持有條件的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拓展全球營銷與物流網絡,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商貿流通企業。

  下一步,省商務廳將與有關部門一起,按照要求,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堅持全方位擴大內需,著力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充分激發消費“主引擎”作用,爲進一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供支撐,也爲全省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貢獻更多的商務力量。謝謝,我就講這麽多!

  《重點舉措》提出“加強要素保障支撐”,請問我省采取了哪些舉措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省自然資源廳積極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采取了一些工作舉措,也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和用地計劃保障。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全部編制完成,統籌納入了各類重大物流項目的空間需求。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開發邊界管理的通知》,支持各地開展城鎮開發邊界局部優化,推動鎮江東貨場等省以上重大交通物流項目的實施。同時,將省重大物流項目、“兩重”“兩新”物流項目、“水運江蘇”項目統一納入省級配置用地計劃範圍,實行“免申即享、應保盡保”,市縣級重大項目采取地方保障+省級統籌的“雙保險”,確保所有交通物流建設項目用地計劃保障到位。

  二是全面實行用地用林合並審批,簡化審批手續。大型物流樞紐、物流園區項目需要大面積土地,且往往涉及林地,以往要分開辦理建設用地和林地的審批手續,跑多個窗口、交多套材料。爲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安排,以及自然資源部“多審合一”改革部署,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正式印發《江蘇省全面實行用地用林合並審批工作方案(試行)》,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省及省以下批准用地用林事項,實行用地用林合並審批。今後,江蘇省內重大物流項目只需在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辦理一次報批,審批通過後就可以一次取得用地用林批文,加速項目投産。相關項目審批時長預計較之前壓縮37%。

  三是嚴格物流産業用地標准,引導提質增效。落實工業用地提質增效有關規定和《江蘇省建設用地指標》,完善物流用地准入機制和標准。指導各地以物流強度爲✅導向設置考核指標,科學設置容積率等規劃標准,推動物流企業節約集約用地。鼓勵通過彈性年期出讓、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供應物流用地,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2024年供應物流用地121宗9547畝。

  四是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拓展物流産業用地空間。鼓勵和支持物流企業參與低效用地再開發,通過協議置換、回購改造以及自主再開發、聯合再開發、市場流轉等多種模式開展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利用存量房産和土地資源進行物流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從事長期租賃等物流經營活動的,可在五年內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土地使用權人申請改變存量土地用于物流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在符合規劃、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辦理土地用途改變手續。

  五是加大地價支持力度,降低升級改造成本。支持物流企業利用自有土地進行物流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對利用舊廠房、倉庫等閑置房産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有償使用的,經批准可采取協議的方式。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和自用的前提下,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或倉儲用地利用率、容積率並用于倉儲、分撥轉運等物流設施建設的,可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六是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增加物流用地供給。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興辦物流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興辦物流企業。對于符合條件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鼓勵土地所有權人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通過土地使用權出讓、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用于物流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增加物流用地市場供給。

  記者朋友們,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降本就是增效。請大家幫助持續做好《重點舉措》的宣傳解讀。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裏。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再見!

  國新網許可證3212006001號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移動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54因特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53

上一篇:中国黑河—俄罗斯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旅客运输开通公路运输图片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水路运输是什么意思